招标时间在2018年的项目152个,涉及招标金额47.52亿元人民币。
招标时间在2019年的项目933个,涉及招标金额294.06亿元人民币。
交通管控:交警投资的交通管控类项目,涵盖卡口、电警、交通大数据、信号灯、交通控制类项目
平安城市:县级以上的天网项目,覆盖城市的主要干道、公共区域、重点场所
智慧交通:非交警投资的交通类项目,涵盖公交车、出租车、两客一危、一卡通、电子站牌、停车场管理、收费计费系统、信息化、GPS、POS机、客运站、枢纽工程、高速公路、公交站场等
雪亮工程:县级及以下的天网项目,覆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智慧社区、镇、街道、村,或者项目名称中明确包含“雪亮工程”字样
智安社区:平安城市和雪亮工程延伸到社区,以出租屋为主,也被称为智感社区、智慧社区
智慧城市:城市级大而全的项目,最少包含3个以上智慧系统,PPP投资模式居多
人脸识别:仅包含人脸识别,不包含车辆识别,且人脸识别软硬件设备占比超过50%
智慧警务:项目中明确的有智慧警务、警务大数据等建设内容
城市大脑:项目名称中明确的提出大脑工程,涵盖城市大脑、警务大脑和交通大脑
人工智能:同时包含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和/或物体识别的项目
数字孪生:城市级三维可视化、AR、实景融合等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招标金额来看,排名前4的是平安城市(24%)、雪亮工程(20%)、智慧交通(19%)、交通管控(17%),合计占比81%;从项目数量排序看,排序是交通管控(376个)、智慧交通(301个)、平安城市(199个)、雪亮工程(301个)。在城市级大安防项目建设中,平安城市和雪亮工程依然是最大的市场。
从联合体投标维度看,1085个项目统计分类如下:
图 按招标时间维度分类图
表 按招标时间维度分类表
从中标时间维度看,1085个项目统计分类如下:
图 按中标时间维度分类图
表 按中标时间维度分类表
同样,从中标时间来看,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中标金额第二季度都比第一季度要少,原因和招标统计数据差不多。
由上表可以看出平安城市、智安社区、智慧警务、人工智能项目招标金额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智慧交通、交通管控、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人脸识别出现了较大的增幅,尤其是人脸识别类项目。
由上表可知,2019H1共有48个AI相关的项目、招标金额27.5亿元、中标金额22.2亿。2019年AI逐渐进入落地应用阶段,在1季度最少明显出现了11个以人工智能命名的项目,招标金额也达到了3.7亿,表明AI项目会逐渐实现独立招投标落地。
北京市顺义区信息中心“雪亮工程”项目一标段,1.92亿,旷视视频结构化分析系统1套23.6万/套;旷视洞鉴人像大数据平台1套850万/套;车辆解析1套,180万/套 / 2019
2019年7月1日前,北京所有公租房都要上人脸识别系统,北京已经在68个公租房项目中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 2019
河南省:整合车辆卡口1.3+万路,日均抓拍数据4000+万条,累计汇聚过车数据100+亿条;整合人像卡口4000+路,日均抓拍数据300+万条,累计汇聚人像数据12+亿条 / 2018
郑州市:建设17个县(区)级视频监控中心,一类高清监控3+万路、车辆卡口3000+路、动态人像卡口1000+处、制高点监控500+处,联网社会资源6+万路 / 2018
广东省:截至2018年10月,广东省建有一类视频监控点27+万路,联网率超过98%;建设治安卡口5300+套,联网率97.5%;在一场三站等重点区域已建成动态人像识别8000+路 / 2018
深圳市公安局人像应用平台,1.68亿,20000路人脸数据管理、10000路动态人像特征提取算法 / 2019
天津市:新建高清视频监控点位近9万个,电子卡口1000+处,微卡口近2万个,制高点100+个,人脸卡口300+处,各类视频监控达100+万个。
2019H1运营商唱主角。不同于2017年和2018年,TOP30企业合计中标金额107亿元。共有10家运营商出现在TOP30的榜单,占比1/3;
传统SI收缩集成业务。排名第1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本身由腾讯和三大运营商共同投资,如果再算上腾讯云计算(长沙)有限责任公司,以腾讯为代表的BAT逐渐进入SI市场,抢占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智慧政务市场。大华排名第2、曙光(第13位)出现在TOP40。从TOP40分析,青岛海信(第18位)、高新兴(第19位)、易华录(第23位)、信义科技(第27位)、银江股份(第33位),均在收缩集成业务。
从项目数量来看,上半年的项目数量在1000个上下浮动,略有增长;平安城市类的项目逐年递减、雪亮工程逐年递增、智慧城市项目逐年下降、城市大脑逐年增加被市场认可、智慧警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智安社区的建设尚处于观望期、人脸识别的项目虽然不多但增速明显;
从招标金额看,每年保持递增,2018H1较2017H1增长3.4%、2019H1较2018H1增长3.0%;细分看平安城市招标金额逐年递减,雪亮工程、智慧交通、城市大脑逐年增长;其中城市大脑、智安社区、智慧警务、人脸识别增势明显;
从中标金额看,出现了较大的波动,2018H1较2017H增长24.7%,然后2019H1降低33.3%回落到2017年H1的水平。
连续三年合计项目总数排名前十的地区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安徽省、四川省、河北省、北京市、河南省;
连续三年合计项目总数排名倒数五位的地区依次是:西藏、青海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海南省;
相较2018H1,2019H1项目增长率最高的10个地区是内蒙古(467%,和2018年项目数量突然减少有关)、北京市(257%)、重庆市(125%)、新疆(100%,和2018年项目数量突然减少有关)、湖北省(83%)、江西省(70%)、辽宁省(60%)、陕西省(55%)、吉林省(50%)、广东省(30%)。
连续三年合计招标金额排名前十的地区依次是:广东省(122.1亿)、新疆(74.0亿)、山东省(60.1亿)、湖南省(60.1亿)、安徽省(52.0亿)、江西省(48.1亿)、浙江省(47.1亿)、湖北省(44.0亿)、江苏省(42.1亿)、上海市(41.8亿);
连续三年合计项目招标金额排名倒数五位的地区依次是:西藏(5.4亿)、青海省(5.5亿)、黑龙江省(6.8亿)、海南省(7.7亿)、甘肃省(8.5亿);
相较2018H1,2019H1项目招标金额增长率最高的10个地区是:重庆市(777%,这和2018年金额过低有关)、内蒙古(529%,2018年招标金额严重下滑导致)、北京市(269%)、西藏(187%,持续增长)、宁夏(166%)、湖北省(142%,这和2018年金额过低有关)、陕西省(88%,持续增长)、辽宁省(70%,这和2018年金额过低有关)、广西(68%,持续增长)、上海市(59%,突发式增长,上海最近在智安社区的投入比较大有关)。
连续三年合计中标金额排名前十的地区依次是:广东省(107.2亿)、新疆(59.5亿)、湖南省(49.6亿)、山东省(45.3亿)、江西省(39.5亿)、安徽省(37.2亿)、浙江省(33.7亿)、河北省(31.3亿)、湖北省(31.0亿)、上海市(29.7亿)
连续三年合计中标金额排名倒数五位的地区依次是:黑龙江省(3.9亿)、青海省(4.3亿)、西藏(4.8亿)、重庆市(5.2亿)、甘肃省(5.4亿)
相较2018H1,2019H1项目中标金额增长率最高的10个地区是:重庆市(386%,这和2018年金额过低有关)、西藏(323%,持续增长)、内蒙古(322%,这和2018年金额过低有关)、北京市(258%,持续增长)、宁夏(151%,技术较低,突发式增长)、湖北省(83%,持续增长)、辽宁省(43%,这和2018年金额过低有关)、广东省(36%,持续增长)、广西(31%,持续增长)、上海市(23%,持续增长)
四大运营商积极进取。因城市级大安防项目通常和城市基础网络相关,线路部分必须由四大运营商(电信、移动、广电、联通)承建,加上国有企业对政府资源对接的优势,分支机构能过够覆盖全国地县的能力优势明显,四大运营商积极进取,中标172个项目,中标金额64.9亿元,占领28.2的市场份额,接近1/3,而且份额相比2018年提高了9.7%。
传统集成商收缩集成业务。通过分析7家主要集成商(易华录、青岛海信、佳都科技、高新兴、科大讯飞、金鹏电子、东方网力)的中标情况,2019H1中标金额最多的是海信网络,金额为2.76亿元,东方网力为2400万元。统计数据表明,主要集成商步调一致的在2019年缩减集成业务。
BATH强势介入集成市场。从分析报告看,百度没有出现在项目中标人名单;阿里巴巴主要基于阿里云通过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承接城市大脑和交通大脑项目,目前已经承接11个以上的项目;腾讯主要通过腾讯云来承接数字城市项目,也是基于单一来源,目前落地数字广东的粤省事、长沙城市超级大脑、中山市小榄镇停车位、中山市智慧交通一体化平台,腾讯还积极通过政务微信实现数字政府的覆盖;华为虽然直接出现在项目中标人名单中的并不多,但华为已经将公安行业作为战略级市场对待。
智慧城市如何建设和落地。自2016年以来,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布局智慧城市建设,通过PPP模式进行了探索,但收效甚微,主要的核心城市北上广深均为实质上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杭州市通过城市大脑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广东省将以粤省事为基点构建数字广东、广州市和深圳市也将通过数字广州和数字深圳为契机探讨新的建设模式,这种全新的建设模式由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平安、360等大型公司进行牵引。
人工智能项目暂露头角。2019年是人工智能重要的落地年,独角兽企业以及众多的涉及安防业务的AI公司随着科创板的开放都在积极谋求上市,企业上市需要业绩作为支撑,故大多数AI企业在2019年主要推动人工智能类的项目落地,但受制于政策、法律、法规、隐私保护,目前的人脸识别应用还局限在比较小的范围。最新的项目显示,深圳市公安局招标的人像应用云平台软件支持2万路人像数据管理、1万路动态人像特征算法提取;北京市要求所有的公租屋必须安装人脸识别摄像机也从侧面证实人工智能项目将会逐渐走入实质型落地。
技术热点:3D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目前城市级大安防项目所建设的270万只摄像机,99%以上的都是基于RGB成像的2D摄像机,所有的图像都是平面的,没有“深度”信息。从目前公安的实战应用看,2D成像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但从非公安行业应用来看,更需要3D人脸识别和物体属性识别,用于判断活体和进行物体测量。目前的3D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双目相机、结构光、ToF(飞行时间计算法),双目属于被动3D成像活体检测效果最低,结构光和ToF属于主动发光成像,3D识别效果最好。
技术热点:数字孪生下的数字城市。数字孪生被Gartner连续4年评为未来十大科学技术,雄安新区的规划正式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